零用钱大作战游戏

如果知道这个,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少很多

写在前面:

为什么王爸爸那么相信自己的孩子?

为什么我们习惯以最坏的恶意去推测别家孩子和家长呢?

为什么别人做错事就是这个人不行,为什么自己做错事就会有各种理由呢?

这些问题背后,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学解释。

来看看今天的文章。

周五 | 视野

全文共3617字,阅读时间10分钟

你一定感受过这样的场景,在一些孩子集中的地方,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,家长们彼此之间不太熟悉,孩子们如果发生了争吵,有些家长们就会从后面扑出来。

等孩子稍大一些,上了幼儿园,家长群里也会经常炸锅。某位家长会在一片祥和之际,突然跳出来,声色俱厉地指责某个小孩把他家孩子给打了。孩子打人的家长直接社死,低声下气,道歉不断。也有家长抛出证据,情况反转,啪啪打脸。

(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节目《高铁战士2021》)

到了小学一二年级,这样的情况还在继续。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呢,这太不好说了,想想王某宏的爸爸。

我认识一个朋友,她家孩子二年级了,和同学闹矛盾,两个孩子动起手来。孩子奶奶不由分说,直接上手去打朋友孩子,而且还是两次。

为什么家长总是那么喜欢护犊子,那么相信自己的孩子,同时又习惯以最坏的恶意去推测别家孩子和家长呢?

这其实就是“基本归因偏差(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)”。

基本归因偏差是人际关系的毒药,如果没有看清这个归因偏差,就会影响咱们的各种关系,比如亲子关系、邻里关系、婚姻关系、同事关系。有这么夸张嘛,一起来看看。

当问题出现时

为什么习惯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别人

“基本归因偏差”里有一个偏差叫做“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”,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孩子打架,家长之间容易发生矛盾。

当我们作为观察者(观众)的时候,很容易会把他人的行为(行为发生者)归因于他人的人格特质,而当我们是行为发生者时,则很容易把我们行为的发生归因到情景因素中。

也就是说,如果别人做错了一件什么事,我们会认为他之所以做错,是因为他这个“人”不行,但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情,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外在原因。

比如我们迟到是因为孩子早晨太闹了。但是别人迟到,我们就会觉得是这个人不行。这就会影响到同事之间的关系。

外出用餐,孩子爸在那里看手机,你特生气,认为孩子爸太不尊重人了。但是你看手机的时候,你就会说,我这是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,怎么了。看看,是不是这样的归因偏差很容易让夫妻相处不愉快呀。

同样,孩子之间闹矛盾,有些家长不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,而是认为别的孩子太坏了。所以就会把这种孩子们之间发生的小矛盾闹大,认为别的孩子是在欺负、霸凌自己的孩子。

(电影《放牛班的春天》)

“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”是怎么发生的

那是大脑在偷懒

为什么会出现“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”这种归因错误呢?那是因为,人是认知吝啬者,人类大脑喜欢简单。

在一件事情的发生过程中,什么简单,人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很容易被注意到,这对观察者来很简单;

什么复杂呢?行动者的那些“看不见”的环境、角色、情境压力等外部条件就很繁多,分析起来就很复杂。

于是我们(观察者)就自动忽略了这些外部因素,而过多地强调(行动者的)个人原因,“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”就这样产生了。

对于观察者来说,“他”心中的处事原则是这样的:别人有别人的特征,而我们有我们的情境。

归因决定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

家长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归因偏差??“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”,孩子做了一些错事,我们很容易就会以观察者的身份,将问题的原因直接归结于孩子本身。

当把问题归于孩子本身的特质时,要想解决问题,自然就会要求孩子做出改变,而不是改变环境。

而当我们把问题归结于环境,我们要解决问题的话,就会对环境使劲,而不是和孩子较劲。

在《放牛班的春天》里,校长认为,这些孩子之所以会犯错,是因为这些孩子本身就是问题学生,是歹毒的。

所以,这位校长是在用对付犯人的方式来对付孩子,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关禁闭。结果老师越压迫,学生也就越来越叛逆。

新老师马修来了之后,他其实是无所适从的。直到他听到一位老校工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所有的人都说他无药可救了,可其实他不是。这个小可怜只是需要人理解罢了。”

老校工说这话的时候,正躺在床上接受治疗,而他受伤的原因是因为“那个小可怜”的恶作剧。

可他依然没有把孩子犯的错归因于孩子的品质,没有认为他无药可救,而是归因于外在的情境??这孩子没有被人理解。

之后,马修坚定了他的想法,“每一颗心都需要爱,需要温柔,需要宽容,需要理解。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,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。”

马修对孩子的期望不只是嘴上说说,他克服很多困难,让孩子们组成了合唱团。这个时候,孩子们不再去玩一些小把戏,做一些恶作剧,他们把劲用在了一些美好的事情上。

如何避免基本归因错误

不要上来就用品质评价孩子

孩子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被冤枉了,或者被家人不公平对待了。

如果孩子脾气暴躁、爱哭闹、大人会认为是“孩子性格不好”,而不会认为,可能是家里有脾气暴躁的大人,孩子把这种处理情绪的方式给学会了。

再或者因为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关注不足、满足不够,导致孩子总是处在愤怒、不满的状态。

如果我们想尽一切办法,孩子还是不想学,我们失望之余,会对孩子说“你天生就不是那块料”。

可我们没有去反思,孩子是真的不爱学,还是我们认为他不爱学。(别忘了,有一个效应叫做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,你认为孩子聪明,孩子就会聪明给你看,你觉得他笨,他也会笨给你看。)

我们没有想,孩子不想学,是不是咱让孩子学的,不是他想学的,再或者引导孩子学的方式,是不是不太好。

如何避免基本归因错误

出了问题要回应,而不是反应

《放牛班的春天》里,孩子向老师头上泼了墨水,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对孩子说“你让我感到羞耻”。

这位老师倒是很理解孩子,他把孩子的情绪当作孩子的一种表达。

他对孩子妈妈说,孩子不愿意别人和他的母亲走得那么近。

其实孩子犯错的时候,正是我们教他如何正确处理问题的好时机。一味批评,而且气急之下很容易直接攻击孩子的内在,这不仅不能教会孩子正确的方式,反而会让孩子气愤、怨恨。

“如果孩子经常被批评,他们很可能会把这些批评内化,认为父母说的是真的,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。”(《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》)

不要期望“笨、懒、欺骗”这些评价,能够激发孩子变成一个聪明、勤劳、诚实的人。

归因同样决定了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

如果我们面对“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”而不自知,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夜跑遇害的女性,我们就会这样评判:

“如果是我,我才不会晚上一个人出去跑步,这是在玩命!”

“跑步穿得肯定不多,这是勾引犯罪啊!”

“一个年轻女性晚上独自出门,太没有安全意识!”

不幸的是,这些都是网友的真实评论,是不是感觉很冷漠。

假如我们面对“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”而不自知,我们就会这样来评判无家可归者、贫困人口,“这些穷人太不努力”“这些穷人没有斗志”。香港亿万富豪田北辰就是这样评判穷人的。

直到他参加了一档《穷富翁大作战》的节目,体验底层百姓的生活,做清洁工,每天只有几十元零用钱。

节目开头,他还乐观地说:“我始终信奉自由市场,淘汰了很多弱者。只要你有斗志,弱者亦可以变强者。”

在经过了一番历练之后,节目末尾他是这样说的:“我每天努力工作只是为了吃一顿好的。”

当我们只用人格、品质这些内部因素来解释强奸受害者、无家可归者、弱势群体和其他不幸人群的困境时,我们并不会同情和宽容他人。

我们会更专注于改变个人而不是社会秩序,而且会让自以为是和社会冷漠长存。

当然,相反的偏差可能同样愚蠢,比如当人们应该为行为负责时,却没有被追究责任。

其实,对于所有的事情来说,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因果关系与责任真相。如果不试着了解更多,不让大脑这个懒惰的家伙动起来,我们就很难消除像“行动者-观察者偏差”这类的归因偏差。

参考资料:

《人性实验:改变社会心理学的28项研究》

《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》

《社会性动物(第12版)》

互动话题

在生活中,你有没有遇到过”基本归因错误”的情况?你又是怎么发现并解决的呢?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!

拓展阅读

孩子油盐不进,奖励和惩罚都没用怎么办

选父母如拆盲盒?孩子无法选择父母,如果可以,他们一定不会选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