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物质水平日益上升的今天,孩子们 "不知柴米贵"的现象却越发严重,小编的同事梁姐就有这样的困惑。她儿子今年九月刚上初一,但开学没多久他就养成了大手大脚、浪费金钱等坏习惯,梁姐和丈夫对儿子软硬兼施将近一个月,也未能成功戒除儿子的坏毛病。但就在前不久,梁姐突然欣喜地告诉我,她的儿子现在脱胎换骨,十分懂事,而她这次用的工具居然是一只智能运动手环。
零花钱大作战
梁姐的这款手环是腾讯的Pacewear S8,她主要使用的是手环社交功能中一项叫"天天抢红包"的活动。梁姐说她把儿子4天的零花钱当做活动基金,创建活动后要求他每天完成规定步数,一天不达标就少领一天的零花钱,如果四天都不达标,则这4天就都没有零花钱。
疑问1:用金钱作为刺激手段不是老生常谈吗?"天天抢红包"怎么就不一样了?
梁姐说,这个活动好就好在"给零花钱"这个事不再只是家长和孩子两方的事,有第三方(腾讯)加入,监管力度会更强一些,家长也不会因为孩子的撒娇和委屈就心软。梁姐的儿子也曾闹过小情绪,但这个活动已经创建就谁都无法更改,他没办法,只好是"自己同意的活动,滚着也要完成"。
疑问2:孩子是怎样通过"天天抢红包"变得节俭的?
梁姐说,孩子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。她一开始让儿子参加"天天抢红包"活动只是为了提高他的自律性,让他言出必行。但没想到的是,参加了半个多月"天天抢红包"活动的儿子会自己体悟出"赚钱不易"的道理。他自己耍脾气、偷懒,结果步数没达标没有拿到钱,他只能怪自己,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就不会如此。他对待零用钱的态度也不再是当初那样随心所欲,而是有计划地算着花,并且还有了自己的小金库。
体恤父母生活的不易
自从梁姐的儿子通过"天天抢红包"变得自律节俭后,他对父母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。他开始懂得体恤父母,知道父母赚钱养家不容易,不但开始帮父母承担越来越多的家务,还会主动为父母送上关心,比如他会用动用自己的小金库给父母买些小礼物,虽然礼物都不贵重,但这一份心意比什么都重要。
昨天小编通过梁姐与她的儿子取得联系时,他告诉小编,爸爸妈妈去工作向来风雨无阻,累了病了也不会偷懒放弃,我这一点苦头算什么。
梁姐的儿子前前后后能有这么大的转变,真是让人感到开心。同时小编也不得不佩服梁姐的教育方法,所以马上写了这篇稿子分享给大家,希望有类似烦恼的家长朋友可以早日像梁姐一样,拥有一个懂事的孩子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